
9月30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多地金融监管部门披露了十余起罚单,涉及多家银行。其中,百信银行因网贷等业务管理不善等违规行为被罚款1120万元,成为罚款金额第二高的银行。自2017年成立以来,百信银行仅收到过两次罚款。最近一次罚款是在2023年8月,该银行因违反反洗钱法被处罚503.2万元。时隔两年,再次受到监管,暴露百信银行内控合规漏洞。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直接出售银行的独立法人,百信银行也面临着转型缓慢、业绩波动、结构失衡等诸多困境,相关负责人被曝“失联”。规格此次罚单主要涉及两大违规行为,特别是“关联网贷等业务管理不当”和“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除银行被处以1120万元处罚外,两名责任人员余晓红五年内不具备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朱一民也受到警告。罚款曝光后,百信银行迅速回应,称处罚近期并未发生,涉及部分发生在2021年初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此外,百信银行还表示,该行已全面落实计量办法。虽然违规行为并非近期发生,但天价的成本,加上两年半的应对时间出现,可见违规情况之严重。担任高级管理人员五年的负责人于晓红曾任百信银行行长助理ent.他在百信银行履行职责的时间正好是发生罚款违规的时间段。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1月25日,原银保监会批准于晓红担任百信银行行长助理任职资格,于晓红出任百信银行行长助理一至三位。同年4月,于晓红出席百信银行汽车金融品牌发布会。发布会上,于晓红公布了对百信银行业务的愿景——成为“懂中国金融金融的互联网银行”。于晓红对汽车金融业务的热衷可能与于晓红之前的工作经历有关。在加入百信银行之前,于晓红曾担任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汽车金融部总经理,在汽车金融领域有比较深厚的积累。自从于晓红主要负责汽车金融业务,请问这些罚单违法行为是否与汽车金融业务有关?从数据来看,虽然汽车金融可能涉及违规行为,但并非只有DAP,而且发生在这个业务中。于晓红加盟后,尽管百信银行的汽车金融业务开始去除汽车金融,但其规模和占比较低。 2021年至2023年各报告期末,汽车贷款余额分别为14.5亿元、20.93亿元、27.99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44.36%、33.72%,但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仅为2.3%、9%、2.79%、3.3%。小企业规模能否带来百信银行的十倍?在百信银行成为懂汽车金融的互联网银行之前,于晓红先离职了。 2024年11月,多家媒体突然曝出小红“失联”,还有人称曾与于小红联系过。n微信多次但未收到回复。对于失去联系的消息,百信银行并未对时间做出回应。当风波逐渐平息后,今年4月,百信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宣布于晓红将于2024年10月不再担任行长助理,这比宣布接触的时间早了一个月,被认为是迟缓的回应。这也是一种辞职。年报称,李如东于同年同月“辞去”总裁职务,而于晓红则“不再担任职务”。无论是年报的措辞,还是他离职的时间,都并不少见。他的被罢免与此有关吗?没有进一步的信息支持它。但不可否认的是,于晓红上任后,百信银行业务倒退。截至2024年末,汽车贷款余额18.2亿元,同比下降34.84%,规模占比也下降至2%。.17%。产业金融转型成效不彰。发展汽车金融是百信银行推动产业数字金融转型的重要一步。 2021年4月,原行长李如东在接受采访时宣布,汽车金融业务将成为该行在产业数字金融领域布局引擎的增长点。产业数字金融起源于百信银行董事会2020年底制定的《新三年战略发展规划》。李如东表示,过去百信银行主要专注于消费数字金融。新的三年战略规划出台后,产业数字金融应该被赋予一个重大的使命。标志着银行向产业金融转型。百信银行的产业金融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贷款,而是聚焦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深度致力于产业金融产业链场景信用服务,通过金融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近年来,该行打造了“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品牌,主要涵盖“百行贷”汽车金融产品“百行贷”、“百票台”票据融资产品三类产品。但从实际发展情况判断,百信银行变革的速度相对较慢,且银行信贷是消费贷款的主要来源。百信银行消费贷款分为平台贷款和自营贷款两类。平台贷款是基于第三方平台开发的贷款协助业务。近两年,为了减少对第三方机构的希望,提高业务自由度和风控能力,百信银行开始急切减少平台贷款。受此因素影响,百信银行消费规模将下降至2024年。综合余额642.92亿元,比年初下降2.6%。其中,平台贷款余额184.99亿元,大幅下降42.13%。即便如此,消费贷款仍占贷款总额的76.52%,高于其他贷款。在Panana行业中,个人商业贷款近两年持续大幅增长。年末该比例已增至16.93%,汽车贷款和企业贷款的规模和占比都很低。业务结构高度集中也使得百信银行风险更加集中。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5%,较年初上升14个基点。联合信用评级在各大信用评级报告中表示,银行不良贷款大部分来源于个人消费贷款,同时期消费贷款不良率为1.56%。高于平均水平成功率。从业绩来看,如果百信银行营收增长较快的话,此次罚款涉及的2021年至2023年这段时间也是几年的时间。除此之外,这种增长的高趋势将迫使2024年减速按钮。2024年,百信银行营收46.26亿元,与母公司挂钩净利润6.52亿元,增速分别为2.02%和-23.72%,已暂停三项收入增幅。今年上半年,百信银行业绩好转,收入同比增长28.64%达28.7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66%达4.72亿元,但仍未恢复到近年来的增长水平。此前,邮政汇万银行已获批并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百信银行只剩下一个直接出售银行的独立法人。如今,百信银行也深陷困境。-anyOr改变困难,业绩尚未进入稳定增长阶段。百信银行的未来是探索出一条银行直销特有的可行路径,或者像友汇万家银行一样让市场伤心。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