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博湖财经作者|林恩10月9日,被誉为“A股能量饮料第一股”的东鹏饮料向港交所重新提交上市申请,继续冲刺成为能量饮料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早在今年4月,其就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招股说明书已于10月3日到期。有市场人士认为,香港IPO申请失败在技术上是普遍现象。不过,东鹏饮料在最初的招股说明书到期后仅6天就迅速提交了第二份表格,显示了其对香港上市的信心。高成长、硬底盘 东鹏饮料是深圳饮料生产企业,是中国第一批饮料企业之一。2003年通过员工集资入股完成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改制,进入走上了快速发展路线。 2009年,东鹏饮料推出主打单品“东鹏特饮”,正式进军能量饮料赛道。当时,为避免与红牛直接竞争,东鹏饮料采用与红牛罐不同的PET瓶进行包装,价格为3.5元/瓶。相比6元/瓶的红牛来说,非常有效。新产品吸引了大量司机、蓝领工人等消费群体。后来,为了进一步差异化,东鹏饮料在2017年推出了250ml金砖、250ml金罐、500ml金瓶三款产品。其中,500ml金瓶不仅填补了大容量饮料的市场空白,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功效上的优势。与红牛相比,东鹏特饮的容量虽然增加了一倍,但价格却便宜了1元。这为东鹏的特殊服务吸引了卡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众多对价格敏感的群体。官方饮料。近年来,东鹏饮料业绩加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东鹏饮料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东鹏饮料营业收入分别为85.05亿元、112.63亿元、158.39亿元,同比增长21.89%、32.42%、40.6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4.41亿元、20.4亿元、33.27亿元,同比增长20.75%、41.60%、63.09%。东鹏饮料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的地位。行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计算,东鹏饮料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位居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第一,市场份额由2021年的15%增至2024年的26.3%。按零售额计算,2024年将成为第二大功能饮料公司,份额为23%。在分销模式上,东鹏饮料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立体销售网络。截至2025年6月30日,覆盖全国超过420万个终端销售网点,实现中国地级城市近100%的覆盖。同时,7000人的销售团队为渠道合作伙伴提供全面支持。生产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鹏饮料主要运营九个生产基地,包括增城基地、东莞基地、华南基地、安徽基地、南宁基地、重庆基地、浙江海丰基地g基地和长沙基地。招股说明书指出,这些基地将有效扩大公司的市场地域覆盖范围,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确保全国市场渠道的顺利交付和高效配送。短板与突破背后 东鹏饮料加速发展,东鹏饮料的短板已经暴露无遗。 2022年至2024年,东鹏特色饮料产品占比将分别为96.6%、91.9%、84.0%。 2025年上半年,仍达到77.9%。尽管东鹏饮料推出了“1+6多品类战略”——“1”是东鹏特饮的主打产品,“6”是电解质饮料、咖啡饮料、无糖茶、预调鸡尾酒、椰子汁和大包装饮料六大新品类,但新品类尚未迎来新的增长曲线。 2023年1月,东鹏饮料推出“东鹏水合”电解质饮料。到最后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4.95亿元,东鹏饮料达到14.95亿元,占比9.45%。 2024年,东鹏饮料将在产品端之外全面开花。无糖饮料品牌“上茶”和咖啡饮料品牌“东鹏达卡”均推出新口味产品。椰子汁品牌“岛椰子”也在积极拓展版图,拓展供应渠道。与此同时,东鹏饮料还推出了“果茶”新品牌,并以1L果茶产品进入市场。针对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问题,东鹏饮料表示,随着产品迭代的不断推进、矩阵品类的不断拓展,公司打造出了适合自身的产品开发新节奏。未来,公司依托覆盖全国的立体渠道网络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快速扎根长生命周期的软饮料细分领域,市场潜力较大,如电解质水、茶饮料等。其中,东鹏补液这一爆款新产品未来将继续依靠产品组合优化、成本控制和精耕细作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此次IPO对于东鹏饮料来说可能是一次突破机会。东鹏饮料回应称,在香港上市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招股书还提到,东鹏饮料此次融资的目的是布局其制造产能,推动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参与,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国家战略,拓展、深化、细化渠道网络运营;展开开拓国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投资和整合机会;加强各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建设;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持续拓展产品类别;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此前,东鹏饮料已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底,东鹏饮料已出口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同时,仍在增长的功能饮料市场,也是东鹏饮料后续扩张的重要支撑。招股说明书指出,中国软饮料行业目前规模巨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4年中国软饮料行业零售额将达到1.3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软饮料消费市场。是其中,功能饮料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2019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3%,高于同期整体软饮料市场的4.7%。功能饮料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从零售额来看,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180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9%,高于同期软饮料市场的5.8%。供应链能力的不断提升,有望帮助东鹏饮料覆盖更多市场需求。东鹏饮料在招股书中指出,2025年6月30日,将开始增加四个现有生产基地的产能,建设三个新生产基地,并准备建设一个新生产基地。东鹏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用资本换取时间,让“水电”等新产品快速捕捉增长,将东南亚布局从“证明”转变为“阵地”。这将决定“A+H”上市能否成为东鹏饮料从“本土龙头”到“全球玩家”的跳板。参考资料:1、论文:东鹏饮料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报告:80%以上收入来自单一产品,融资多 收购理财 2.深圳商报:东鹏饮料赴港IPO 80%以上营收来自单一产品 3.金融:东霸饮料在港快“再战”:东霸饮料快“三高财务”与股东减持导致资本破裂 4.中国基金报:东鹏饮料力推香港上市的背后:“钱” 不短”和海外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