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庆森日报记者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优化科技企业融资环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率先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科技创新贷款、科技人才贷款,加快新生产力领域金融资源积累。
“我们获得了3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支持,并受益于财政贴息,每年降低资金成本2000万元。”湖北楚星生态工程是典型的长江保护工程。项目负责人余云峰表示,充足的低成本资金增强了项目完成的信心。
创新科技和科技创新再融资是一项特殊的金融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科技金融监管工具。人民银行宜昌分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安排银企专题对接,充分发挥政策“催化剂”作用。截至今年9月底,宜昌市累计批准科技创新再融资47亿元,带动科技贷款释放206亿元。
“公司研发急需资金,传统的抵押贷款方案没有增信空间,我以C类人才授信额度增加融资200万元。”湖北丰联嘉沃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肖献芳对科技人才的“网上申请、无抵押、利率低、支付快”技术印象深刻。
据了解,SC科技人才贷款由宜昌市委人才办、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分行、三峡农村商业银行等单位联合推出。依托“一才码”人才数据库、科技信息等自动验证信用。 “人才增信”无抵押,最高限额1000万元,利率低于2.6%。今年3月,宜昌市成为第一个向湖北省实施科技人才贷款的市州。截至9月底,累计为2570名科技人才发放贷款4.63亿元。
为将企业创新能力转化为信用能力,宜昌市推出科技创新贷,依托湖北省科技企业智慧大脑平台,开发企业创新得分创新能力。银行可根据积分寻找“千里马”科技企业,对无抵押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对有抵押企业加大授信额度支持。今年1月至9月,宜昌市累计发放科技创新贷款10.8亿元。
宜昌市打造的科技供应链“天网”,目前已入驻科技企业4000余家。农业银行三峡支行设立专门从事科技金融的分行,入驻“天网”,“零距离”连接科技企业。今年以来,该行科技企业贷款快速增长,9月末余额175亿元,较年初增长42%。
目前,宜昌市已设立2个专业化金融分支机构,科技金融分中心1个,科技金融担保公司1个。科技金融进入精耕细作、提质提速阶段。 9月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1976亿元,占全市企业贷款的35.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董庆森)